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
· 石首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 石首市招商三组招商引资调...
· 石首市领导到农投公司东双...
· 石首市领导带队指导新厂镇...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石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石首人大 , 阅读43037次, 编辑日期:2007年2月12日打印】【关闭窗口

——2007年1月13在石首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石首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石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很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73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9%,占年度计划的100.5%。其中,一产业12.53亿元,比上年增长3.2%,二产业2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三产业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一)经济结构日趋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全市始终把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工业兴市战略,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壮大三大产业群体建设,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持续增强。〖JP2〗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6.439.933.7调整为25.241.433.4,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化工、森工、汽车零部件、纺织为主导的支柱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亿元,增长14.8%;销售收入42亿元,增长 15.4%;实现利税4.6亿元,增长35.7%。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楚源、吉象、万向三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利税3.9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1%86%。其中:楚源集团实现销售28亿元、利税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9.4%。招商引资形势较好,全年共引进工业项目7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6.22亿元,客方到位资金23886万元,其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德国德司达公司将分两期出资3000万欧元与楚源集团合资。湖北三鑫投资公司出资近1000万元收购致源公司国有和职工股权,再投资40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浙江万向钱潮集团出资1200万元重组四联公司,并投资7000万元将杭州精密件工厂搬迁到石首,2008年万向钱潮在石首的投资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超过3亿元。含芳酒业与劲酒集团合资新上的基酒扩能项目,于3月中旬开始陆续投产,今年底建成投产后可年产8000吨基酒,将成为我省最大的基酒生产基地。

农业经济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仍然保持了较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21.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18%。除粮食和油菜生产因灾减产外,其它依然保持增长,粮食累计总产24.04万吨,比上年下降4.53%。棉花达历史最高水平,总产1.8万吨,增长16.1%;水产品产量5.53万吨,增长3.4%;生猪尽管因不明原因高热症死亡3000头,但受10月份后价格一路攀升影响,较往年仍有所增长,出栏31.04万头,比上年增长0.42%。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市通过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7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荆州市级13家。加强了农民工转移培训,系统培训农民工8万多人。农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1元,增长13.6%,速度创近年新高。

第三产业加速发展,2006年实现增加值16.62亿元,超年计划0.7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9.5%,比上年提速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6亿元,增长15.1%。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中百仓储等国内知名商贸企业登陆石首。超级市场、物流配送、农产品批发等新型业态逐步取代传统商业经营模式。以天鹅洲、桃花山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启动,旅游业发展态势初见端倪。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全市各地、各部门以项目为经济发展的抓手,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亿元,超年度计划4.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1%,进入高增长状态。工业投入6.9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6.4%。楚源集团总投资1.1亿元从德国拜耳公司引进年产1.5万吨H酸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目前土建工程正在施工,设备正陆续运抵石首,即将投产见效,H酸将达到年产4万吨规模,占全球生产总量的50%;投入5000万元扩建一条年产2万吨活性染料生产线;投入2.8亿元分两期新建热电联产项目。此外,投资6000万元的万向50万套汽车微电机和雨刮器扩能改造项目、投资1.41亿元金利丰公司5万锭纺纱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天工竹木有限公司竹地板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玉泰纺织公司3万锭纺纱项目都正在紧张施工之中。项目争取工作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共争取国家、省无偿资金100万以上的重大项目25个,无偿资金累计1.67 亿元。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团山河大桥、大港口泵站更新改造、6 万亩基本农田整理示范工程等项目正在施工建设之中。

(三)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外贸出口稳步增长。

工业企业和粮食、棉花、供销等商贸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截止2006年底,全市国有集体企业已启动改制172家,改制率达94%,全面完成改制任务127家,转换职工身份3.1万人。以金平工业园为开放搞活和招商平台,进一步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完成开发大道供水主管网的敷设,视讯线路管线工程、8号路建设工程已全面完工,开发大道公用供电线路已架设完毕。外贸出口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9124万美元,增长24.1%,连续六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其中楚源完成出口创汇9001万美元,同比增长24.8%,占总额的98.7%

(四)财税金融运行平稳。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2252万元,其中工商税收22985万元,分别增长15.2%25.8%,增长速度创近年新高。金融运行平稳健康。各行贷款加大了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支持。贷款余额15亿元,存款余额4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4%21.7%。保险市场向多元化发展,除人寿险保、财产险保外,平安、太平洋、新华、泰康等大型保险公司相继在石首设立了分支机构,发展态势良好。

(五)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市场物价小幅上扬。

2006年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1%,超年度计划4.9个百分点。以旅游、娱乐、餐饮为主要特征的假日经济有力拉动居民消费,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向高档住宅、家用小轿车等高层次方向发展。全市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平稳,下半年各项指数有小幅上扬趋势,住宅、衣着、食品类价格等均有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为102.2,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以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不断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科技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5%。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实施高中学校扩建工程,认真落实部分贫困家庭学生两减一免政策,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多彩纷呈,建市20周年歌咏比赛、联欢晚会、消夏文化节等活动异彩纷呈,博物馆开馆迎客,进一步增强了文化气息。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1.53张、医生0.9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0%以上。人口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继续保持稳定的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4.55‰,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97%,人口性别比108100。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新增参保人数10200人,征收社会保险基金9211万元,发放社保基金8121万元。社会救助政策全面落实,新增低保对象4771016人,发放低保资金105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3元,同比增长3.1%。城市道路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金平工业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

总的来看,2006年我市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工业企业发展不平衡,除楚源、吉象、万象外,第二梯级企业偏少,没有形成合理梯级企业结构,新的增长点不多,后劲断层的现象没有完全改变。二是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民负担有所增长。全市农民负担总额1732.8万元,人平41.8元,亩平34.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3%6.2%,增长项目为农业灌溉水费和一事一议。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不配套,交通瓶颈制约日趋明显。四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缓慢,增长速度低于农民收入的10.5个百分点,下岗职工就业难度较大,部分弱势群众生活困难,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着力解决。

二、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建议

(一)指导思想及预期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努力提升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水平,统筹三个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把我市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城市、重要港口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

2、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亿元,增长11%左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13亿元、23.5亿元、18.5亿元,分别增长4%14%11%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1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就业岗位9300个。财政收入3.6亿元,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18%左右。外贸出口11400万美元,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增长12%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500元,增长7%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98%以上。

(二)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建议

2007年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向纵深推进的一年,也是新农村建设各项投资政策强力实施的一年,国家将逐步增加对中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这对我市经济发展既是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发展压力和严峻挑战。为实现上述目标,针对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我们重点提出以下建议:

1、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为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继续加大对楚源、吉象、万向、金利丰、裕丰、银丰、德永盛、含芳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植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加强对企业排污的监测和管理,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力度,继续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加快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完善金平工业园区管理体制,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把它逐步培育成为要素承载能力强、产业集聚能力高、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特色经济带。

2、以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加强江北五乡镇的交通、水利、卫生、国土等建设;实施总投资2000万元的农业血防、林业血防单项治理工程,加强单项治理;实施总投资1140万元的天鹅洲湿地保护工程,加强麋鹿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等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把党和国家的施政意图落到实处。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吉象木业、五湖渔业、阳光油脂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双赢。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组织好农民工输出、管理,维护外出农民各项权益。

3、以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

充分利用我市优势资源、优秀企业、优势项目、优良资产,策划包装一批能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大项目,有针对性的引进境内外大公司、大财团合资合作,做好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以商引商、回归招商,力争2007年招商引资达8.5亿元。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及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申报国债贴息、技术创新、社会发展、交通能源等政策性项目。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规划实施在建、新建重点项目10项,总投资7.2亿元,主要有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团山河大桥、天鹅洲旅游及一批重点工业和农业项目。做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做好江南一级公路、荆岳铁路立项前期准备工作,主动衔接国家、省发改委,争取纳入规划。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16亿元,增长18%

4、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新兴服务业,使之尽快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中国麋鹿之乡品牌优势,加大外宣力度,抓好精品旅游产品开发,把天鹅洲建成享誉国内外的生态旅游区,争取纳入国内精品旅游线路。抓好桃花山、南岳山、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打下良好基础。加快发展仓储、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进一步健全以新合作超市等为载体的农村市场经营网络,把我市建成湘鄂边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发展投资理财、职业介绍、房产经纪、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增强第三产业活力。

5、以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重视节约资源和有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大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坚持以发展促就业,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加快劳动力资源市场建设,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制度,扩大城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规模,改善低收入人口生活条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2007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向纵深推进的一年,我们要紧密团结在新一届市委周围,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面落实本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进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