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
  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
· 石首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 石首市招商三组招商引资调...
· 石首市领导到农投公司东双...
· 石首市领导带队指导新厂镇...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石首市2006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来源:石首人大 , 阅读43555次, 编辑日期:2007年2月12日打印】【关闭窗口

2006年,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国民经济总体形势看好。经济亮点:农民收入增加,工业效益提高,投资步伐加快,财政状况良好,内外贸易扩大。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着经济结构欠优,运行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全市经济在需求的有力拉动下,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为497347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05801万元,比上年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166246万元,比上年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构由去年的26.439.933.7,调整为25.241.433.4,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大。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农业总产值21.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销售收入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利税总额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外贸出口91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万元,比上年增长31.1%

财政收入322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3元,比上年增长3.1%

农民人均纯收入3501元,比上年增长13.6%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2006年,全市宏观经济继续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平稳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一)农业稳定、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1、农业稳步发展。2006年,我市农业克服了干旱、虫灾、牲猪高热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粮食、棉花、油菜籽、蔬菜及高效农业,全市农业向优质种植业、优良养殖业、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的特征日趋明显。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巩固,主要农产品产量“四增二减”。全市棉花总产量1.8万吨,比上年增产0.25万吨,增长16.1%;牲猪出栏31.04万头,比上年增加0.13万头,增长0.4%;家禽出笼532.57万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34万只,增长0.3%;水产品产量5.5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产0.18万吨,增长3.4%;粮食总产量24.04万吨,比上年减产1.14万吨,下降4.5%;油料总产量4.03万吨,比上年减产0.27万吨,下降6.3%

2、第二产业快速发展。200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2.3%,增速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快于上年0.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速快于上年2.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主导作用逐步加强,确保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经济始终是支撑全市经济增长的重头力量,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9500万元,实现现价经济增量达27048万元,占经济总增量的比重达50.5%,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其主要特点:一是生产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工业总产值一季度增长5.5%,上半年增长12.0%,全年增长14.5%。二是骨干企业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楚源集团和吉象公司独占鳌头。2006年,两家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5.6%2006年,我市建筑业受房地产市场的带动,呈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3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0%,首次达到两位数增长。

3、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GDP速度增长。2006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66246万元,比上年增长9.5%,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较快增长的带动。

(二)三大需求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1、投资需求高速增长,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6年,我市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力度,效果明显,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是7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投入多的行业,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行业。从行业的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业投入势头强劲,投入比重占主导地位。全市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713万元,比上年增长46.4%,占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的58.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3%。在工业投入中,工业园区项目投入45267万元,比上年增长80.8%,占全市工业投入64.9%。工业投入的较高增长,着力点是全市一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较快的启动实施。如:楚源集团公司H酸、乙氧基喹林等项目完成投资32230万元;湖北金利丰纺织有限公司纺纱织布制衣一体化项目完成投资5200万元;万向公司电动刮水器、制动阀高新园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385万元;含芳酒业公司大曲基酒生产线项目完成投资1750万元;大垸益友化工公司磷肥生产线项目完成投资800万元等。二是房地产投资迅猛发展。2006年,全市共完成房地产行业投资20141万元,其中,房地产企业投资10511万元,比上年增长90.6%。全年累计住宅施工面积325143平方米,累计住宅竣工面积104783平方米,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2、消费需求拉动增强,是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力量。2006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从统计数据的走势曲线看,近几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较为固定斜率的曲线,说明它的稳定性很强,正是这种稳定性,使得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相应增强。消费之所以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是缘于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价格平稳,供给不断改善的支撑,其主要特点:一是消费总量增长加快,增幅加大。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二是城乡消费同步快速增长。2006年,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8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5%;乡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539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城乡消费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三是“超市经济”、“专卖店经济”比重加大。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批不同规模的超市、专卖店相继形成,活跃了零售市场。

3、外贸出口快速增长,是全市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2006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91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1%。外贸出口的增长主要依靠楚源集团出口增长的带动,2006年,楚源集团外贸出口总额90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8.7%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1、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力开展节能增效,克服原辅材料涨价等不利因素,累计实现利税总额达4.6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其中,利润总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我市工业经济效益提高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内部看,受化工工业的带动。市楚源集团2006年实现利税2.9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3.0%。二是从贡献看,对财政的贡献加大。2006年,我市工业入库税金152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7.2%,其中:楚源集团上交税金14728万元,比上年增长50.6%

2、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农民收入在去年有较高增长的情况下,今年加快了增长势头。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01元,比上年增加418元,增长15.6%。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民从各类劳动报酬中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23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1元,增长53.7%,占纯收入的35.3%。这主要是农民外出从业收入增加,全年外出务工收入人均82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3元,增长133.4%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3元,比上年增加238元,增长3.1%。城镇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工薪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人均工薪收入7394元,比上年增长6.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3.2%。据抽样调查显示,今年,我市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6%41%,标志着我市城乡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财政状况良好。我市的财政系典型的工业型财政,工业经济的发展为财政收入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财政收入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22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工商税收快速增长。全市工商税收完成22985万元,比上年增长25.8%。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个主体税种完成情况良好。二是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1.3%,占比提高,收入质量明显提高,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地方可用财力逐步增加。三是重点企业为财政收入提供了稳定的税源。今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规模工业,工业企业特别是市直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态势良好,企业经济效益凸现,为我市财政收入入库提供了稳定的税源。

4、金融形势比较稳定。2006年,我市金融形势对经济运行支撑条件较好,为全市经济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支撑条件,但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未完全发挥。2006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7.5亿元,比年初增加8.5亿元,其中储蓄存款36.8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0亿元,比年初增加1.1亿元。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虽然呈现出一些亮点,但从经济运行的轨迹来看,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工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2006年,受宏观大环境和自身结构影响,我市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减缓。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幅比上年下降7.2个百分点,与荆州市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导致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上年投资减少。2005年工业投入仅为47622万元,比2004年下降7.6%,而在2006年投产的则更少。这一数据的变化使得工业经济的后劲在2006年显得不足。另一方面是重点骨干企业增长速度减缓。据统计,楚源集团和吉象公司两家工业企业经济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高达75.6%2006年,这两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吉象公司下降13.0%,楚源集团的增幅也分别比上年低10.4个百分点。二是市场拓展难。因市场因素,我市重点行业和企业销售受阻。如机械(汽配)行业因国内商用卡车和农用车市场行情低迷,需求不足。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3.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三是原材料供求难。据调查,吉象公司因木材、电价和运输三项全年成本上涨高达2000万元。该公司一条生产线因原料不足一度被迫停产。万向公司由于原辅材料价格上涨近40%。机械(汽配)行业也因各种有色材料价格上涨,使成本大幅上升。四是融资难。年末全市工业短期贷款21892万元,比年初减少6393万元。中长期贷款中的技术改造贷款上年末还有5500万元,而到2006年末一分也没有了。我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强烈,贷款满足率不高,“贷款难”问题时刻困扰着企业,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

(二)农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发展抗灾害能力差。2006年,我市农业遭受了暴风雨袭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我市农民从一产业得到收入同比减少。稻谷因虫害单产减74公斤,亩减收104元;牧业因牲猪高热症人均减0.1头,人均减7公斤,人均减收59元。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近几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加大。据调查,尿素、碳氨等化肥市场价格上涨幅度一直在5-8%之间,稻谷种籽价格上涨6.0%,养殖饲料价格上涨14.0%,生产用燃油价涨幅超过10%。在中稻收获期,有的地方机收价格涨幅超过25%

(三)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国家、省和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治理经济环境的政策,但在落实上力度不大,一定程度地影响我市经济的正常发展。主要表现在:1、在农业经济中,据对15个村的典型调查显示,少数部门在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农产品有序流通,规范经营渠道上缺乏力度,以部门利益为中心,收费管理强,行业服务弱,在农产品收购、流通和农资管理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2、在工业经济中,个别部门以执法为名义,随时随地分科室多头上门,收费不公开,随意性大,找借口罚款,干扰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四、对策与建议

上述存在的问题既有经济运行中的表象问题,也有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问题,要彻底解决,关键是要有一个长远的、清晰的发展思路,有了大政方针,在一定时间内是可以解决的。石首要发展靠工业,工业要发展靠人才、靠科技、靠市场、靠投入。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从重结构就是重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进行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速度与效益的源泉。产业和产品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近些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不够稳定的因素之一就是结构不优,影响了我市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全市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全市的工业经济靠一二个企业支撑就是明显的不优化。经济要发展,同时也要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优良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一是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投资为手段,加快对传统产业和陈旧产业的改造,要用战略的眼光解读国家产业政策,对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要逐步淘汰。二是新兴和培植朝阳产业,朝阳行业比重加大是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要有清晰的思路,可行的规划,要站在前沿技术、前沿材料的高度,力争在三五年,培植出二至三个朝阳企业来,这就是硬道理。三是要强化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每个产品的经济寿命是有限的,要适时更新换代,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紧密合作,有计划地开发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要形成我市的产品项目库。四是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先进的生产力最终是靠人实现的,经济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一方面要引进人才。优良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没有人才作保证,也是不具生命力的,要创建一个招得来,留得住,能创业的招贤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培养。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大事来抓,要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人才队伍。

(二)从重投资就是重经济发展的高度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近些年来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够连续和投资总量不足是影响经济增长不够稳定的又一主要因素。2006年,虽然固定资产投资有了较快的增长,但总量只有14.1亿元,从我市的经济总规模和经济发展上看,投资总量还是不足的,2006年年度国民经济初步核算结果表明: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8.4%,全国为40%以上,差距太大,“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投资这一马车力量显弱。按照我市“十一五规划”五年的投资累计总额要达到100亿元的要求,缺口较大,因此。必须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稳定增长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我们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大投资。

1、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明确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投资方向,努力争取国家对我市的投资倾斜。

2、要迅速完善可行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走自我积累的道路固然是好,但速度偏缓,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强化信贷力度是有效的途径。2006年末,我市金融机构存贷顺差已高达32.5亿元,呈扩大之势,而且每年的储蓄存款增量在5亿元左右,为什么贷不下去呢?主要是企业的信用程度不高,让我市的可贵资金流向市外,因此,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是当务之急,要实实在在落实运作,形成长效的企业输血机制。

3、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招商力度大不大,主要是基于二点,一是要营造强大的吸引力,有良好的经济软环境,筑巢引凤,要使外商来的安心,干得顺心。二是要有较强的经济相互依存度,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招商才有生机活力,才有质量,才有招商的发展。才能最大地争取埠外的投资。

(三)从重平衡发展就是重整体经济发展的高度来培育企业梯队。没有梯队的企业就没有梯级的财源,同时没有梯队的企业一下子也难以培育出大中型企业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平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近些年来工业经济不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我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梯队不尽合理,规模以下工业更是满天繁星,同属一族,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一是从规模上抓,在抓大、抓强的同时,要扶小扶弱。楚源集团年销售达20亿元,但梯下的连10亿元5亿元的企业也没有。因此,要把建设中层规模的梯队放在重点。二是从行业上抓,企业梯队建设上要适当放宽工业门类,保持相当级数的行业梯级。总之,企业的梯级要保持相对的均衡;企业的梯级要能保持行业的壮大和发展;企业的梯级要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风云变幻。

(四)从重消化涨价因素就是重企业生存的高度来强化成本管理。2006年,原辅燃动的价格上涨成为影响我市工业速度和效益的主要原因,今后,原辅燃动的涨价还会有很大的变数,如国际铁矿石的价格上涨,将会波及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因此消化原辅燃动涨价因素是我市工业管理的主旋律。一是从企业内涵着手,强化产品单位成本管理,降低中间投入和消耗。二是从外延着手,强化市场开拓,产销衔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使企业在原材料递涨的形势下得以生存,产品降价的情况下稳定盈利水平。

()从重生产调度就是重计划完成的高度来加强企业的管理。当年生产计划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企业的生产调度。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市四大家挂点的重点骨干企业,要真正挂到实处。帮助企业实实在在的解决12个问题。二是切实加强对工业运行的监控。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要根据制定的企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逐季、逐月分解。并经常深入企业进行跟踪,了解运行情况。整体工业经济的下滑不是一时形成的,有一个从萌芽发育生长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管理部门要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对重点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要进行预警预测,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督促计划的落实和完成。三是加大对停产和减速运行企业的调度力度。对停产和减速运行的工业企业要实行现场办公制度,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不管是治标还是治本,尽快让这些企业解除停产状态,恢复生产。

(六)从重环境建设就是重和谐发展的高度加强政府服务职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既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也要解决农业的生产条件问题。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长江两岸的水利设施难以发挥作用,有必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改建江边涵闸,增建提水设施,保障长江两岸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水。发展农业就要加强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减少生产支出成本。进一步建立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抓好人畜共患病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同时加强气象预警能力建设,优化气象为农服务,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和减灾能力。在抓硬环境的同时也要抓软环境,特别是经济环境要进一步改善。要严格贯彻执行《湖北省企业负担监察条例》以及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严肃查处各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要尽快出台文件,对工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五、2007年经济发展展望

过去的2006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较快、运行步伐稳健的一年。2007年将如何运行,根据中央经济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分析如下:

(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

12007年的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全国经济形势稳健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将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将由投资拉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全国消费需求扩大将为我市经济增长提供有利环境。同时国家将逐步增加对中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这将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直接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

2、中央继续重视“三农”问题,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7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继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会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会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会减弱。中央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国家财政支出将重点向农村交通、教育和卫生领域倾斜,逐步解决农村“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饮水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3、我市作为省扩权县(市)之一,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的争取上比其它县市更具优势,发展条件更为有利。

(二)有利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1、我市的经济增长率逐年攀升,2006年己达到9%,和全国形势一样基本步入较高的经济增长区。发展趋势将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将进一步增强。

2、生产供给方面,经济增长的支撑因素较多。农业经济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连续几年稳定较快发展,为全市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经济随着2006年新上项目的相继投产,对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将明显增强。

3、投资需求方面。2006年是我市本世纪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完成投资总额14.1亿元,增幅达33.1%2007年规划实施在建、新建重点项目10项,总投资7.2亿元,主要有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团山河大桥、天鹅洲旅游及一批重点工业和农业项目。这些投资需求和项目建设必然对我市2007年的经济产生很强的拉动作用,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发展。

4、消费需求方面,2007年市场消费将继续呈暖式态势。其理由在于,农民收入2006年明显增加,消费市场增幅明显高于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快于上年4.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必然带动市场消费的较快增长。

(三)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产业内部结构不优。一是在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结构有待改善,21.92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种植业经济量太大。占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2.7%,比上年还提高了0.3个百分点。同时,在种植业内部多种经营的份额也提高不快,靠传统农产品目前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好,总量提不上来,农民收入提不上来;二是新型工业化的企业不多;二产业内部有二位数增长的行业屈指可数,多数工业行业仍然处于低水平低速度运行;融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依存度较高的产品不多。三是三产业基本上没有什么特色,多年来一直处于一位数增长,主要靠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来支撑,都是比较传统的服务业。

2、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副产品价格走低,农业生产收益下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3、金融业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减弱,信贷顺差仍然扩大,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加剧。

综上所述:展望2007年,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多于挑战,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仍然充沛,投资增长的速度可能加快,消费需求将可能进一步扩大,经济运行的条件将好于2006年,经济运行速度将仍然在较高增长区,主要预期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亿元,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18%左右;外贸出口11400万美元,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增长1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分别增长7%6%左右。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