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人大时讯>>人大信息
人大时讯
  人大信息
  公告栏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石首市人民检察院2025...
· 政情通报
· 石首市人民法院2025年...
· 石首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石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人大信息  
参与农业壮腰 引领群众致富
来源:石首人大 , 阅读1580次, 编辑日期:2012年5月24日打印】【关闭窗口
徐清华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因带领群众从事大棚种植致富而当选石首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因人大代表的职责将大棚种植规模向全镇扩展,让更多的人走上了科技种田致富的道路受人赞誉。
2008年底,黄金湾村农民徐清华在从事多年农作物购销后,在村里大胆的注册成立了“黄金湾村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面对这一新事物,周围群众疑惑不解。面对亲人朋友的不理解、面对周围人看热闹的心理,徐清华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弄出点成绩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摸索的“瓜-棉-菜”种植模式获得成功,亩平增收3000多元。面对他的成就,群众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2010年,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的群众增加到80多户、240多人。为此,他不计较别人曾经的嘲笑与冷眼旁观,而是带领着周围的群众大胆的从事大棚种植,通过科学种植向市场要效益。在荆州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当年合作社的大棚种植获得成功,户平增收8000多元。2011年全市两级人大代表换届时,徐清华光荣的当选为石首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当上人大代表后,徐清华更忙了。他不仅要学习农业种植、合作社管理等知识,而且加强了代表履职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履职学习,他对前来参观、要求加入、请求技术支持的外村外地群众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觉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是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指导他们,为他们开展农业生产服好务,带领大家走共同致富之路。
2011年底,刚当上代表不久,大垸镇新沟村的干部与部分群众找到了徐清华,邀请他到该村指导群众创业。徐清华没有推辞,到新沟村实地考察后,觉得该村基础设施好、紧挨省道秦黄公路的地理条件优越、群众创业心气齐、士气高,于是按照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与荆州农科院开展合作联姻,合作社被确定为荆州农科院的“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基地”,由农科院的专家对合作社的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合作社在2011年底全部实施大棚种植莴苣,按照“统一育苗供种、统一标准种植、统一棚间管理、统一贴牌销售”的模式,在荆州农科院专家的精心指导与徐清华的精细管理下,合作社的大棚莴苣种植大获丰收,不仅莴苣质量好,而且产量高,统一销售也卖了个好价钱,亩平收入高达7000元。一季时令蔬菜就收回全部投资,尝到甜头的合作社群众对大棚种植发家致富更加深信不疑。
目前,座落在秦黄公路14公里碑附近的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合作社已参股土地达200亩,投入资金近70万元,搭建的450个大棚全部种植反季节无公害瓜菜,走“农超”对接之路,预计亩平收入将达1.8万元。
在徐清华的带领与指导下,大湾、大堤口、岳家巷、四岭子、合民、合光、焦家铺、黄金剅、箢子口、北碾等村的群众开展了规模不一的大棚种植,全镇也先后成立了5家农业合作社,参与群众近3000多人。
“万名代表促壮腰”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徐清华这位农民代表正以自已自觉的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着一位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