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
· 石首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 石首市招商三组招商引资调...
· 石首市领导到农投公司东双...
· 石首市领导带队指导新厂镇...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监督工作  
关于我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石首市人大 , 阅读2777次, 编辑日期:2018年4月24日打印】【关闭窗口

关于我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

      

——2018年4月23日在石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教工委主任    张凡喜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我们教工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前宏的带领下,组织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对全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活动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共历时七天。先后选取了久合垸、桃花山、横沟市、绣林等4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办、区)和人民医院、疾控中心等两家市直医疗机构进行了走访座谈,并听取了卫计局、人社局、财政局、发改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特点

我市共有市直医疗卫生机构5家,公共卫生机构2家,乡镇办区卫生院15家,村(社区)卫生室229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以乡(镇、办、区)卫生院为依托,以村卫生室为补充的市、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加大医疗建设投入,积极落实各项医改政策,全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设施设备明显改善近年来,市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改善医疗环境,医疗机构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入3.2亿元,实现了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投入5200万元即将实现中医院整体搬迁。同时,市财政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全市13家乡镇卫生院获得“四化”乡镇卫生院称号。启动村卫生室 “五化”达标建设,目前已完工28家,41家正在建设之中。同时重视医疗设备的投入和改善,近两年来,全市用于设备更新和添置的资金就达3800多万元,医疗环境及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医疗水平逐年提高。近年来,市医疗系统推行三年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挑选系统内60名专业技术骨干实行重点培养、动态管理,采取定向培养、专业技术比武和业务考试等形式,大力培植名医,努力提升专业队伍素质。同时开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开展了9个省级和16个荆州市级重点专科的创建工作,引进了52项新技术,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3、公共医疗基本普及。公共医疗服务是最基础、最现实的一项医疗服务工作,更是群众感受最需要、最直接的一项便民、惠民政策。近年来,通过组建以人民医院、中医院为龙头,以基层医疗机构为成员的健联体,启动了一家医院带动一家基层卫生院和一家村卫生室的健康管理组合模式,这一服务模式得到省、荆州卫计部门的高度认可。同时,积极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制,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市常住人口签约服务率达36%,重点人口签约服务率达67%,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率达70%以上。

4、改革创新成效明显。改革出活力,创新出成果。近年来,我市医疗系统积极调整思路,着力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立急救中心,实现了转诊与急救的无缝对接;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改善;推行医疗联合体建设,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试行居民团体健康管理模式,获得省、荆州市主管部门高度肯定;建立完善了绩效考核、人事制度、分级诊疗、科室设置等方面的制度与办法,管理机制日趋完善。这些改革创新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推进了我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医护人才缺失严重。表现在名医名科不够突出,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部分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寻求高薪辞职或停薪留职,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靠大量聘用人员填补人员不足,人员编制管理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全系统聘用人员达50%以上,乡镇卫生院更是达到70%以上。更为严重的是乡村医生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据了解,我市共有乡村医生354人,50—60岁有105人,占30%,60岁以上103人,占29%。

2、人员素质整体偏低。一方面高学历人才不多。市乡两级医疗机构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704人,研究生学历仅有4人,专科以下就有1238人;另一方面医疗服务能力偏弱。副高以上职称只有241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医更是稀缺。更严重的是一部分医护人员思想素质上的不足,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形象。如过度医疗现象仍然存在,转诊服务不够积极主动,责任担当有些缺失,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群众中意见很大。

3、医疗设备更新过缓。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设施设备已使用了多年,有的长达十大几年,不仅原件老化严重,而且检测效果差。像绣林卫生院的骨科属于全市唯一带有专科性质的卫生院,其用于骨科手术的仪器已属于超期服役,急需更换 ,疾控中心的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自动进样器等设备预算了两年,苦于缺钱而勉强维持。俗话说,人强不如业强,这些设备已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亟待更换。

4、财政投入明显不足。按照医疗系统财政经费列支情况,2017年只有1879万元,人均仅有1.59万元,与目前医疗系统人均工资收入6.03万元比较明显存在较大缺口,公用经费则完全靠诊疗收入解决。人民医院搬迁时就有2亿元债务,中医院搬迁也存在2100万元缺口,这些都基本需要诊疗收入填补。最突出的是疾控中心,因取消了收费职能,已经面临难以运转的境地。

5、居民医保保障乏力。据代表们反映,群众对医保感受最深的就是医保缴费的逐年提高,从人平10元增长至210元,而在享受医保政策实惠上却感受不深,很多病种就诊后的个人出资部分与过去没有医保比较感觉有些偏高,一个同样的病,在乡镇与在市医院的诊疗费有数倍的差距。还有个体诊所就诊与在村、社区卫生室就诊报销后的个人出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是不少个体诊所人满为患,而有些社区卫生室门可罗雀的原因。还有从去年合作医疗与城镇医保合并后,各医疗机构实行医保限额制,几乎所有医院、卫生院均存在自行填补医保缺口,普遍出现亏损的现象。

三、意见与建议

1、切实加强队伍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医护人员获得患者、群众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态度,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亲人那样,所谓医者父母心就是这个意思。医疗队伍业务能力的提高,还有一个培养、引进这样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服务态度的提升则需要在教育、管理、监督上下大功夫。这就需要我们在完善制度上、动真碰硬上、人员进口上等方面加大措施,抓实抓好。

2、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全力打造名医名科。名医名科就是品牌,就是一个医院受到广大群众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是打造名医名科的一个主要渠道和基础。因此,首先要做到让人才引的进,留得住。要在编制、待遇、居住、生活等多方面给予较为优惠的条件。对于能力突出的人才,要打破常规,要让其安心、热心于我市的医疗事业。其次要注重培养本地医疗人才。要研究办法解决有能力的、已经受广大患者信任的医护人员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以及编制问题,让他们安心本地医疗工作。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医疗环境。财政投入是医疗软硬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而我市目前的财政保障离我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这也是各医疗机构在追求利益和服务群众的关系上偏重于追求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抓紧研究办法,科学预算,提供合理的财力保障。

4、完善乡村医疗体系,优化健康服务模式。乡村医疗直接服务于最基层的群众,也是群众感受党的政策实惠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必须尽早完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优化健康服务模式。首先要在医护人员上尽早培养,解决好后继乏人的问题;其次要在体制上完善机制,理顺职责、管理、权属等方面的关系;第三要进一步改善乡村医疗条件,提高分级诊疗的可行度;第四要完善公共医疗服务办法,切实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

5、调整完善医保制度,努力满足群众需要。不断提高医保资金,就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保障,从而增强群众的满足感和获得感。而就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的医保,既不能保障医疗机构,也没有让群众的医疗保障感受有所改善,这就需要我们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切实保障群众医疗政策的保障需求。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