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7年6月26日在石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 卢孟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治安,治则安之。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永远在路上。近几年,每年都有代表和群众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加强治安管理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决定,由副主任李定海带队组成调查组,于5月下旬对全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情况开展调研。调查组采取了座谈、问卷调查、走访、听汇报、暗访等形式,听取、收集、征求、了解有关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全市社会治安管理体系逐步优化,防范与管控重点突出,专项整治常态化,效果明显;基层基础工作逐步加强,警力下沉,见警率高;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加大,立体防控逐步健全;推进群防群治、创建“红袖标”工作有特色;群众安全感增强,治安满意度较高。目前全市社会治安环境逐步优化,治安形势整体平稳。
1、突出重点抓管控,维稳态势良好。全市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公共秩序放在首位,加大对敏感节点和重点群体的管控力度,确保了社会稳定。抓住“两会”、“一带一路”峰会等敏感节点,围绕项目建设、征地拆迁、涉法涉诉等信访问题,预判预警,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早化解矛盾。立足治安防范,对全市71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47名重点上访人员、52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实行人盯技防齐抓、分级分类管控;健全治安隐患“大排查”机制,不断优化“大调解”,将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单位、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上半年妥善处置涉疆纠纷2起、非正常死亡91起、群体性事件苗头22起,无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社会治安稳定。
2、专项整治抓严打,社会秩序稳定。全市围绕保障民生、服务发展,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和“盗抢骗”的严打高压态势。2016年以来,全市共打掉恶势力团伙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7名,破获“盗抢骗”案件60起,追回逃犯63名,成功破获付志军系列入室盗窃、抢劫、强奸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起诉犯罪嫌疑人14名。全市近年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治安的专项整治行动。以KTV、保健按摩、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为重点,开展“扫黄禁赌”整治,电子游戏机赌博基本禁绝;开展“护校安全”整治行动,对校园周边违法娱乐场所坚决打击,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派驻民警上路执勤,加强民警日常巡逻护校;开展维护社会秩序、安全、管理和人身财产的专项行动,以治理长江大桥、蒙华铁路、凌扬汽车等重点工程施工秩序入手,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坑蒙拐骗等现象进行整治,出警30余次,行政拘留1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有效遏制了不良社会风气。
3、整体联动抓机制,体系逐步完善。一是深化群防群治。在全市组织开展创建“红袖标”工程,组建保安、社区、交通、志愿者、学校“红袖标”3796名。“红袖标”作为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直接参与者,在文明城市创建、义务交通劝导、服务高考、治安巡逻、协助破案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全市一道亮丽风景。二是实施“三网”布控。织密社区治安防控网,建设15个规范化社区警务室,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织密虚拟社会防控网,严格落实网吧实名登记管理,上网实名率达95%以上;织密街面路面防控网,加大执法服务站、街面警务站建设,加大街面、路面执法车巡逻力度,打造治安封堵查控圈。三是物防技防结合。全市118家银行、中小学、幼儿园、医院、水电油气等重点单位配齐技防设施,投资1100余万元完成第四期“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建设视频监控摄像头1073个、高清电子卡口23个、红绿灯18处。一个以群众为基础、以高科技为保障的立体防控体系已基本形成。
4、强化治理抓打击,环境逐步优化。近几年,全市强化有案即立,在抓大案的同时强化破小案,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严打高压态势。2016年全市破获刑事案件341起,刑事拘留228人、打击209人、批捕199人、移诉307人;办理行政案件874起,行政拘留528人;办理涉爆案件18起,涉枪案件40起,打击处理20人,收缴了涉案人员全部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弓弩、毒镖等。特别是破获2016年“6.20”涉枪聚众斗殴案,有力震慑了涉枪涉毒犯罪分子。2016年度全省“一感两度两率”测评,我市公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分别位居全省第六名、第四名,创历史新高。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治安管理隐患和问题
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全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治安管理隐患和问题。
1、特定利益群体个体信访、非访和闹事。一是少数老上访户非访,赴省进京。二是非正常死亡者家属几乎“逢死必闹”。三是部分涉军人员、部分辞退民师等群体,呼应联动上访。四是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老板跑路产生的纠纷和矛盾增多。
2、毒情形势不容乐观。测算估计,全市实有吸毒人员在7700人以上,扒窃、拎包、盗窃电动车案件90%是吸毒人员作案。吸毒人员引发的盗抢、暴力伤害、肇事肇祸等案件增多,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
3、影响公共安全和秩序隐患较多。一是三轮车、摩托车违规驾驶、车辆违规停放等造成的矛盾和隐患较多。二是地下“六合彩”和带彩娱乐“晃晃馆”产生的治安隐患较多。三是重点内保单位“三防”设施不达标,“三无”小区问题大。
4、治安保障不够。一是群众对治安管理工作了解不深,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二是乡镇治安力量不足,警力不够。三是乡镇办区群防群治工作经费欠缺。
三、几点建议
1、加强社会治安教育,加大对《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力度。调查问卷显示公众对社会治安管理知识了解不多、了解不深,应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加大对公众的治安教育,强化公众的治安意识,自防自治,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充分利用学校、媒体、网络等平台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培训、讲座、普法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安全观念,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全民共享社会治安成果的良好氛围。
2、深化治安立体防控,形成治安管理合力。市乡联动,治安立体防控模式要向乡镇延伸;公检法司、部门联动,整治与打击要环环相扣,隐患化解与问题整治相结合;强化“六网”服务与管理,使“六网”运行顺畅,真正发挥网管效果。
3、持续加大突出问题整治,深化治安管理活动开展。加大对“盗抢骗”、“黄赌毒”、“黑恶霸”案件的打击,加强对流窜作案的防范与侦破,大案小案同要求;推进吸毒人员帮扶与强戒,深化“红袖标”,创建无盗抢与平安社区、单位、乡镇,倡导“邻里守望”,开放警务,建立问题举报、见义勇为奖励制度,加强警民沟通,密切警民关系,不断提高治安管理群防群治水平。
4、加强治安力量建设,加大对治安防控的保障力度。加强治安管理主体公安部门建设力度,探索义务型、契约型治安力量建设;加大对“天网”工程与小区、单位技防设施投入;加大对乡镇、社区、村(居)治安队伍经费扶持力度,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