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设置 人大时讯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人事任免 代表工作 基层人大 法律法规 自身建设
当前位置: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
人大要闻 更多>>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
· 石首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 石首市招商三组招商引资调...
· 石首市领导到农投公司东双...
· 石首市领导带队指导新厂镇...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
专题报道 更多>>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人...
· 石首市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人大大...
· 余剑率市科经局招商引资工...
· 王敏参加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关于开展...
监督工作  
关于全市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情况的调查报告
来源:石首市人大 , 阅读1052次, 编辑日期:2017年10月25日打印】【关闭窗口

 

关于全市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情况的

——2017年10月24日在石首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主任 廖红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做好2017年度市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相关视察调研的通知》(石常文〔2017〕1号文件)的安排,9月27日-2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先军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从工业污染、湖泊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沟渠污水治理、城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等7个方面,对我市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情况进行了检查调研,并实地察看了山底湖、楚源公司、瀚煜建材、正旺科技、蔡家潭、廖家渊、团山寺镇过脉村鸭蛙稻基地、久合垸乡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上津湖和白莲湖水体保护等15个现场,听取了市环保局、水产局、农业局、畜牧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及中央、省和荆州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指示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履职,积极作为,要求之高前所未有;督办之紧前所未有;时限之紧前所未有;问责之严前所未有,全力推动我市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我市先后获得了荆州市环保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环境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1、加强大气治理与保护。一是加强企业废气排放治理 。市环保局与市质监局组成联合执法工作专班,采取换新、改造、注销、停产、拆除安全阀、计量表、现场封存等措施,对全市 51 家企事业单位 55 台高污染燃煤锅炉实施现场执法,按期完成高污染燃煤锅炉淘汰工作。督促楚源、吉象等重点规模企业进一步完善生产车间工艺废气治理与改造工程建设,进一步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废气对外排放。督促瀚煜建材等企业加快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与升级改造,督促通祥建材等水泥行业控制粉尘排放。目前所有粉磨站、水泥制品厂及石材加工厂的粉尘排放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应的标准。二是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采取严格巡查、全员督查和综合利用的办法,坚持严管重罚,疏堵结合,始终保持禁烧的高压态势,全市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全面关停粘土砖厂。彻底炸掉窑厂烟囱,减少废气粉尘排放。四是有效治理扬尘污染。城区道路洗扫全面展开,道路洒水降尘、冲洗、机扫率达60%以上,每天对主干道两遍冲洗和洒水降尘,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三遍冲洗和洒水。同时,每晚23:00—次日凌晨4:30对道路及人行道轮换冲洗,确保路见本色。

2、加强长江及湖泊的保护与治理。一是加大对长江排污口监督管理。主要是禁止在长江饮用水取水口上下游规定范围内设置排污口,对排污口的设置实行严格审批管理;开展监督检查,今年5月20日,市政府及水利部门对楚源、华丽和吉象排污口进行了监督检查;10月份完成了全市入河湖排污口的全面普查,对排污口进行分门别类,责令排污单位补办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关停。二是开展集中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今年 4 月,市政府制定了全市 12 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整治方案。6 月份,市政府成立三个督查组,对江北片、东片、西南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督查,对长江石首段沿岸 1km 及 1-15km范围内的重化工、沙石堆场及造纸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关闭了 6 家化工企业;整治搬迁了沙石堆场;协调相关部门完成了楚源、华丽等企业的规范化手续。目前,我市 7 个地表水考核监测断面和1 个集中式饮用水源监测断面均未出现超标情况。三是制定了湖泊保护行动方案。2015年,我市根据《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制定了《石首市湖泊保护行动方案(2015—2017年)》,坚持“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各单位各司其职,认真履责,致力于湖泊的形态保护、功能保护、水质保护与生态保护,把湖泊保护宣传、规划、禁投、限养、勘界、拆坝等工作落到实处,湖泊水环境逐步改善。四是收回湖泊经营权。我市共有国有(集体)湖泊44个,目前已有35个湖泊收回经营权,由渔场正式接管,生产管理已走上正轨,湖泊水质较上年同期有了明显好转。长江笔架湾网箱拆除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五是开展沿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16年,市政府及畜牧部门制定了《石首市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沿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摸清养殖基本情况,逐一下达整改意见书,切实做好跟踪技术服务工作,今年初,92家沿湖规模养殖场和54家存在突出环境问题规模养殖场均对标进行了整治。六是大力实施农业环保项目。成功争取了团山寺镇秦克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375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0万元,地方配套750万元。同时,开展了农田排灌水生态拦截沟示范工程的尝试,在高基庙镇柑梓树村,总投资145万元,利用原有排灌沟渠,对农田排水沟渠进行一定的工程改造,建成生态拦截型沟渠系统,在原有的排水功能基础上,增加对农田排灌水中所携带氮磷、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的吸附、吸收和降解等生态功能,改善了灌溉水质,有效控制了水污染。

3、加强土壤的保护与治理。市政府及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实施农业环保项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目前已开展完成的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3万亩,其中水稻42万亩、油菜35万亩、棉花11万亩、豆类4万亩、蔬菜4万亩、小麦4万亩、玉米3万亩。二是大力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积极抓好虫情测报工作,搞好大面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指导利用农用无人飞机推广统防统治16000亩;免费发放康宽15600包,减少农药施用量约3吨。三是狠抓农资市场监管,杜绝高毒农药进入农业生产环节。四是大力推动农村清洁生产,综合利用生产生活废弃物。在团山寺镇过脉岭村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培育“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示范样板3000亩。

4、加强城乡污水治理和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一是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市政府停止建设城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改为异地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该厂计划总投资约18300万元,设计处理规模5万吨/天,尾水排放标准一级A城南污水处理厂截止2016年底,已累计处理污水3800余万吨,民建渠的水质已有明显改善。今年,投资2100万元,提标改造城南污水处理厂,现日处理量达2万吨,尾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升为一级A。二是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序推进。市政府按照省及荆州市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工作方案,陆续启动乡镇污水治理工作,计划在12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各建设1座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在实施。沿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占地面积46.5亩,总投资1亿元。今年3月开工,年底可全部完工。金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占地面积65亩,总投资1.5亿元。今年3月开工,12月竣工。近几年来,市政府共投资近2亿元完成了金平工业园雨污收集管网三纵五横40余公里的管网铺设工程。四是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我市收回了山底湖、官田湖、陈家湖、廖家渊、蔡家潭等5个中心城区湖泊承包经营权,开展公园游园建设,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投资约1.4亿元,启动了山底湖一期、蔡家潭、廖家渊公园建设。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建成对外开放。五是明确了乡镇垃圾收运体系建设任务和目标。2016年全市38个试点村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垃圾收运体系及运行管理机制。2017年全市乡镇办区及行政村全面推广和建立垃圾收运体系,久合垸乡已整乡开始运营。规划2018年底,实现“一覆盖、两提高、三体系”,即实现行政村保洁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尽管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市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主要还存在一些待完善的问题。

1、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系统性安排和推进不够。从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规划,尤其是年度计划安排不明确、不具体。近年来,市政府除制定了《湖泊保护三年行动方案》外,对大气、土壤、城乡污水及垃圾治理尚缺乏明确年度规划。二是在完成中央、省交办环境突出重点问题时未能举一反三。目前,中央、省交办的 95 个突出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改 68 个,但在完成整改任务的同时,对与此相关同类问题未能进行深入挖掘,系统规划和安排加以解决。

2、具体任务分解落实欠力度一是环境保护责任界限不明。如湖泊水体保护,政府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不够明确,治理过程中还存相互推诿、相关埋怨的现象。二是环境治理中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还需加强。环保专业设备缺乏,环保执法、环保监测、环保检测设备不能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三是控管任务计划分解不够具体。如部分工业减排项目还有潜力可挖,少数工业企业排放仍然不达标;中心城区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农村面源污染仍然较重,农药化肥使用控管乏力,农民习惯于使用化肥,有机肥用量偏小,农药化肥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和破坏还较严重;畜禽养殖企业治理任重道远,沿湖畜禽养殖粪便随意排放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3、责任不明、执法主体缺位。一是执法主体缺位。由于各部门间责任不明,执法主体缺位,对一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和场所该关停的未能关停。如自来水厂取水口一级二级保护区内仍有少数企业和沙石堆场未进行彻底搬迁和关闭,不符合国家对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二是解决难点问题合力不够。部门管理与属地管理没能很好地结合,管理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乡镇办区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乡镇办区与村(社区)还存在配合不够,协调不力,相互推诿的现象,出现了管理脱节、联合执法力度不大等问题。三是环保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环保编制数量少,财政预算费用偏少,人员工资待遇偏低,难以留住环保技术人才,现有环保工作量与人员数不相匹配,环保执法力量不强。

4、宣传不深入,信息公开度不高。一是宣传不够。统筹推进我市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全社会的事,全体居民和所有单位、所有部门都要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常态,但有的企业和生产单位依然还存在乱排放的现象,人人爱护环境、爱护资源,共同维护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企业、单位及群众的环保意识还需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还要不断加强。如农村秸秆禁烧工作难度较大,农村种植面广,秸秆量很大,难以回收利用,硬性禁止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加以教育和引导。二是信息公开的力度不大。有些重点企业排放指标不透明;有些湖泊沟渠水质状况模糊不清,上津湖、民建渠等湖泊沟渠水质虽有好转,仍然不达标;有些环保工程建设进度不明,两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公开少,不利于社会监督。

三、建议

针对我市目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要整体推进环保工作建设。一是要系统制订全市环境生态保护治理整体规划及大气、水、土壤保护治理子规划。明确监管执法主体责任,细化任务和指标,强化治理措施和时限,确保环境保护生态治理有人抓,抓什么,抓到什么程度项项不落空。二是要城乡整体推进。环保工作要从总体上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办区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合力,致力城乡环境资源的保护与治理,统筹推进全市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三是要对大气、土壤、水体保护要整体推进。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关系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关系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做好环保工作需要各监管单位,按照环保总体规划,不折不扣完成好各自领域的监管工作,这样就能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四是要加强环保人才队伍与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应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增加财政预算额度,提高环保工作人员待遇,留住环保专业人才;切实提高环保工人工资,增强其工作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执法、环保监测、环保检测要配齐配好相应设施设备。

2、积极推进环保专项治理和环保重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相关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加大治理整改力度,限定整改期限,对不能按时整改到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二是要扎实开展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保持禁烧高压态势,确保空气质量。三是要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城东污水处理厂和两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制定时间表、任务清单,压实责任,确保工程有序推进。四是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雨污分流项目,尽快启动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五是要加大湖泊水体的保护和治理。继续开展沿湖畜禽养殖整治。对整治后排放仍不达标的养殖场要以关、搬方式进行解决。坚决禁止投肥养鱼,切块拦坝,真正实现人放天养,以铁的手腕保护湖泊水体。六是要继续加大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提高有机肥使用量。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现代种植模式,尽力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3、对中央环保督察、省、荆州市交办环境突出和重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市政府要对全市 15 个乡镇办区政府和相关市直部门,继续加大对突出和重点环境问题整改督查督办力度,对重点问题要约谈乡镇政府和市直部门,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对照整改工作责任状,采取列清单、明责任、定时限的方式,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切实做到问题、目标、措施、时限、责任“五明确”,实行挂图作战,倒排整改工期,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推动中央、省交办的 95 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在完成这些问题的同时,要做到举一反三,对同类突出环境问题也要一并加以整改。

4、要加大宣传力度。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环保及相关部门每年要定期公布环境状况、环境质量和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环保监管单位、各媒体要利用自身优势,宣传一批好的环保典型、好的种养模式,同时,也曝光一些负面典型。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版权所有:石首市人大常委会 ICP备案编号:鄂ICP备13007041号
地址:石首市绣林大道42号 电话:0716-7299630

鄂公网安备 42108102000031号